国庆假期的时候,梁书弗在县供销社找周玲问了一些最畅销的款式,回来后就画在了本子上。
这年代的人很奇怪,大部分人不懂什么叫流行,但又有一小撮人要追时髦,个性,怎么夸张怎么来。
梁书弗想了很多,本来她们扎根于农村,主要客群是乡镇人员,对于这些客人,最简单的就是依葫芦画瓢,供销社有什么她们卖什么。
最多稍微改动下版型,让衣服看上去更贴合身型,但要是她们做市场上没有的款,那不太好卖。
但现在她们认识了苏阿姨,也已经做了几个人县城生意,所以她大胆的想尝试下杂志款。
风险自然会有,万一卖不掉就要砸在手里。
可新款的可以卖高价,利润比起普通款可高多了。
所谓高风险高收益,孙秀芹做小格子棉袄的时候,是下了很大决心的。
没想到的是事情很顺利,她们都没去县里,就有定了下来。
“妈,高主任说过几天咱们供销社要来一批新布,问我们要不要先去看看。”
自从高喜德得知孙秀芹在帮人做衣服后,就对布料上心了,一有什么就通知梁书弗。
“看!”
想把生意做起来,布料不能少,样衣也不能少。
自曹玲几个来了后,又有人找了过来,但在看了一圈,发现这里没有布料可选,没有样衣可看后,就走了。
孙秀芹这几天除了客人定的衣服外,还在加紧做样衣。
梁书弗得了准信,就和高喜德约了时间,在一个傍晚去了乡供销社。